10月25日,天津臨港工業區消防辦公樓進行了供暖系統改造后的首次試運行,運行結果顯示,系統運行良好,供熱溫度舒適。這是利用距消防辦公樓700米左右的化工企業——天津法液空集團廠區的大量余熱給相鄰建筑物供暖的又一成功案例。
在冬季即將來臨之際,北方地區將相繼進入采暖季。記者在天津臨港工業區采訪了解到,正如天津法液空公司利用自身工業余熱為臨港工業區消防辦公樓供熱一樣,區內不少化工企業在充分利用熱源方面,眼光不只盯著廠內,而且開始放眼廠外,跨 利用熱能已經成為他們節能減排的新選擇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天津法液空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法液空公司生產過程中有大量設備冷卻循環水的余熱通過冷卻塔排放,不但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而且對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而相近的消防辦公樓采用傳統燃氣鍋爐供暖加戶式空調制冷,每年運行費用在35.3萬元,比用法液空工業余熱供熱制冷運行費用要多支出21.9萬元。
記者追蹤采訪了實施法瓶沼噯壤用供熱制冷的天津市金大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王安民告訴記者,化工行業的特點決定了有許多企業有余熱資源,包括企業中的高溫廢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汽廢水余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可燃廢氣液和廢料余熱等等。據了解,各行業的余譜蘢試叢頰計淙劑舷耗總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熱資源約為余熱總資源的60%。
據記者調查,臨港工業區內的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堿廠等大型化工企業利用其工業冷卻循環水中的低位熱能,以熱泵方式,實現對該工業區內一期410萬平方米的綜合配套服務區、居民區等建筑的集中供熱,在減少自身污染排放的同時,大幅節約了因燃煤而增加的供熱成本。以臨港工業區一期410萬平方米建筑供熱為例,該技術的應用與傳統燃煤鍋爐比較,每年減少燃煤約3.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5萬噸。天津渤海新區將依托此技術建成目前世界最大的利用工業余熱為建筑物供熱項目。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氯堿企業。據公司有關人士介紹,該公司在工藝生產過P中,工藝設備需要冷卻循環水降溫,以保證正常生產。其工業冷卻循環水冬季水溫非常穩定,最低溫度為30℃,循環流量也較穩定,為2.1萬噸/小時,可利用熱量為24.42萬千瓦。利用大沽化工余熱作為低溫熱源,采用吸收式熱泵機組,把天然氣作為驅動力,通過消耗一份天然氣作為驅動能源,吸收一份工業冷卻水中的熱量,可以產生兩份熱能供用戶采暖,經濟效益明顯。
天津堿廠是我國最大的純堿、精銨生產商和出口商。據調查,該廠冬季工藝冷卻循環水溫度為35℃,循環流量為2萬噸/小時,可利用熱量23.256萬千瓦。
余熱資源十分豐富,僅次于天津大沽化工。當大沽化工在冬季檢修設備或其它原因造成冷卻水停止循環時,為保證用戶能夠持續供暖,可用天津堿廠余熱作為替代熱源使用持續供熱。這樣做一&面減少了由于廠區內冷卻塔散熱產生的大量水蒸汽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增加了工業冷卻循環水余熱資源的利用,擴大了工業冷卻循環水用途。
在之前的臨港工業區利用工業余熱為建筑物供熱項目專家論證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我國能源形勢日趨緊張,以及直接采用燃煤鍋爐供熱帶來的嚴重污染問題的出現,國家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文件,旨在促進建筑節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減少直接燃煤供熱比例,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許多化工企業已經認識到,以熱泵方式,利用工業冷卻循環水中的低位熱能將成為建筑供熱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回收余熱、節約能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效果,應鼓勵更多企業加入到這一利胬民的事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