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1月28日,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5年來,中國海洋石油以深水半潛生產平臺、FPSO(浮式儲卸油裝置)系統總體集成技術、中心管匯等水下生產系統為代表的深水油氣裝備制造能力已經躍居世界先進水平。
首先,深水半潛平臺制造實現全新突破。“十三五”期間,中國海油決定將半潛生產平臺等典型深水裝備制造技術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對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攻關。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標志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十三五’期間,隨著以‘深海一號’能源站為代表的深水油氣裝備交付,我國半潛平臺船體總裝快速搭載和精度控制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鐘文軍說。
其次,“海上油氣加工廠”—FPSO總體集成技術能力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間,中國海油將FPSO這一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的總體集成技術提升作為科技發展的優先方向,積極攻關不同類型FPSO總體集成和全產業鏈技術。
在掌握超大型FPSO總體集成技術的同時,我國FPSO單點建造集成技術也獲得了重要突破。2020年5月,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和集成的中國最大作業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在青島場地交付啟航。5年來,中國海油FPSO的規模與總噸位均居世界前列,多型FPSO總體集成和全產業鏈技術獲得全面提升。
再次,水下生產系統走向自主制造。“十三五”期間,中國海油將突破1500米水深和淺水水下生產系統設計關鍵技術作為重點規劃目標,加快推進水下產品國產化進程。5年來,我國水下生產系統從最簡單的水下產品,慢慢向中高端攀援,逐漸完成了從簡單的水下終端到復雜的水下中心管匯、從靶區是300米以下淺水到1500米超深水、從全部依靠進口到水下產品走出國門的跨越,基本掌握1500米水深水下生產系統設計和制造技術,實現水下管匯等系列關鍵水下產品的國產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