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化人才隊伍是做好碳排放管理的一項緊迫選擇,千里之行積于跬步。4月29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以線上直播方式,聯合召開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宣介會,共同按下碳排放管理員人才培育“啟動鍵”。六大行業協會一致表示,統一規則、規范行為、行業共享,合力加快推進碳排放管理員能力建設,為行業碳排放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服務,為國家如期實現碳達峰預定目標、碳中和愿景做出行業貢獻。
宣介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六大行業協會相關領導分別就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相關政策要求、碳排放管理員人才培育和評價的工作計劃等作了介紹。六大行業發布了《加強行業碳排放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服務國家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倡議書》,倡議以培育一支高水平的碳排放管理員職業技能人才隊伍為目標,高質量開展碳排放管理員培育工作;根據產業需要和行業特點,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用結合為途徑,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碳排放管理人才;規范開展碳排放管理員培訓活動,加強碳排放管理員培訓機構自律,準確傳播培訓信息。
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是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牽頭、會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等共同申請設立的。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的發布標志著其正式列入國家職業序列,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社會鄭重宣示我國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具體體現。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李高司長在講話中指出,實現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是一場硬仗、一場大考。加強碳排放領域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水平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他對“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的后續落實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高質量制定好碳排放管理員職業技能標準。要按照人社部頒布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技術規程》要求,扎實做好《碳排放管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起草工作。二是高水平謀劃好新職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要組織開發“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教材和教學資源,建立一套貼合工作需求、科學系統、各方認可的碳排放管理員職業培育與評價體系。三是高標準做好新職業技能等級認證。要嚴格自律,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按照統一的流程和標準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共同確保“碳排放管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證含金量,樹立社會廣泛認可的品牌形象和良好口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王小兵處長指出,只有各行業的積極參與,才能使我們的國家職業分類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希望行業盡快組織專家開發碳排放管理員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以及相關教材,為開展好該職業的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以國家正式確立碳排放管理員這個新職業為契機,規范和引領該職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劉建華代表六大行業宣讀了《加強行業碳排放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服務國家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倡議書》,并發言。劉會長表示,建材聯合會將積極響應此次倡議,并在人社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匯同各行業協會形成工作合力,統籌協調分工,組織開發教材和教學資源,指導培訓機構和院校人才培養,盡快開展建筑材料行業碳排放管理人才培育和評價,支撐建筑材料行業企業的碳排放管理工作,為建筑材料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人才服務。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孫偉善指出,碳排放與化石能源消費息息相關,石油和化工行業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戶,面臨著較大的碳減排壓力。石油和化工企業只有積極開展碳排放管理工作,盡快建立覆蓋碳排放全過程的管理體系,加強企業碳排放監測、核算能力,積極應對碳排放核查、交易等政策要求,掌握全面準確的碳排放數據,做好技術儲備,建立一支碳排放管理人才隊伍,不斷挖掘企業降碳潛力,提質升效,才能在低碳時代中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委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排放的管理是電力工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促進因素。對于碳排放管理員這項工作,我們認真研究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做好基礎工作;確認制定好相關標準并開發好教材,只有統一的教材、統一的培訓方案,才能夠使我們的碳排放管理員具有高質量的培訓成果。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談到,鋼鐵行業是能源消耗大戶,同時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碳排放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6%左右。今年2月10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向全行業提出鋼鐵行業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峰。協會開展了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系列培訓。培訓得到了企業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來自于鋼鐵企業、科研院校、社會相關機構等八千余人參加了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介紹到,最近,國家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初步提出到2025年,有色金屬行業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峰;2040年,力爭實現減碳40%。有色金融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主要措施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是堅持優化產業布局;三是創新綠色低碳技術;四是推進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同時,將與各兄弟單位共同做好碳排放管理能力的建設工作。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介紹到,目前中國民航擁有全球最年輕機隊,在航空燃油效率與碳強度方面已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民航的能耗及碳排放主要來自航空煤油消耗,在我國可持續航空燃料供應能力有限且我國還未開展商業推廣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節能與減排的潛力非常有限。航空運輸國際化的特性也迫使我國航空運輸企業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空碳抵消與減排機制(CORSIA)及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相關標準的約束。航空運輸企業碳排放管理,不僅需要滿足國內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肩負著我國在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責任。這無疑對民航業碳排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項技術性、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有掌握關鍵技術的專職人員負責,熟悉并實時跟蹤國內外碳排放管理政策,了解企業內部數據收集的全鏈條程序,能夠針對企業特性制定出相應的數據監測方案,按時履行國內外多套報告機制。中國航協非常重視民航碳排放,將與其他行業的兄弟單位一道,以協作方式形成更大合力,共同研究制定新職業的職業技能標準、評價程序,積極開展培育和宣傳工作,為儲備碳排放領域專業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次會議主持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主任戚志強。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詳細介紹了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的主要內容、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設立過程、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設立意義、國內外同類職業對比、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各個工種的部分具體要求。李永亮表示,《碳排放管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正在起草中,其中包含了民航碳排放管理員、碳排放監測員、碳排放核算員、碳排放核查員、碳排放交易員、碳排放咨詢員等工種的完整要求。這項標準是開展后續碳排放管理員職業能力建設的基礎,石化聯合會牽頭的起草組將在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生態環境部氣候司的指導下,盡快完成標準開發工作。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國化石油和化工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王靜敏介紹了開展碳排放管理員人才培育和評價的工作計劃。主要包括建立行業間碳排放管理員職業能力建設協調機制,制定標準、編寫教材、組織培訓、開展評價,建立一套統一的碳排放管理員職業培訓與評價體系。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在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發布的18項新職業中,碳排放管理員是唯一一項綠色職業。據統計,石化化工、電力、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冶金、交通運輸行業都是碳排放重點行業,其碳排放量之和超過全國碳排放總量74%,碳減排任務重、難度大,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需求迫切。建設一支職業化的碳排放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對于做好碳減排工作,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目前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聯合申報單位已組建了碳排放管理員職業協作組,將積極研究國家和各地碳排放管理相關政策、國家職業教育和職業能力建設的相關政策、行業企業碳排放管理人才具體需求,積極發揮橋梁作用,向協作組成員提供相關信息,促進協作組成員間的合作,共享碳排放管理員培育資源。
本次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發布會是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指導下,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北京國化石油和化工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承辦。來自碳排放管理員職業相關的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重點碳排放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培訓機構等單位代表,以及關注碳排放管理員能力建設相關工作的各方面代表共2萬多人收看了會議直播。